2006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命題規(guī)律2016/4/17 12:23:13 |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發(fā)布者: | 查看:645次

一、客觀題的命題規(guī)律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的命題方式

就近三年的試卷分析來看,單項選擇題有以下三種設計模式:


1.實務操作方式

該命題方式本質上是將一個計算分析題進行壓縮處理,就其計算環(huán)節(jié)中的某一節(jié)點進行測試,其難易程度以其測試節(jié)點在整個計算環(huán)節(jié)中的先后為劃分標準,越往后的越難。比如,長期債權投資的測試,自其取得至其出售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計算鏈條。如果要讓題目容易點,就僅測試其某一年的投資收益額;如果要加大難度,就測試其最終拋售時的損益額,因為最終損益額的正確計算是以其中間環(huán)節(jié)的計算正確為前提的,這就相應地加大了計算的復雜性,提高了題目的難度。

2.理論的實務應用方式

該方式以理論與實務的銜接作為題目的切入點,常見的理論與實務銜接案例包括:

3.純理論的測試。

該方式所占比例不大,出題角度以辨別論斷的正誤為主。比如,2004年的第一個單項選擇題就是辨別收入確認的錯誤論斷。

(二)多項選擇題的命題方式

多項選擇題以理論的理解及實務應用為主要測試點,對知識點的系統(tǒng)性、綜合性要求很高,尤其近三年的題目設計更突出了該特點。

該類題目有以下三個設計模式:

1.“拼盤式”知識點的正誤判斷。

常見的提問方式有:

(1)下列交易或事項中,符合會計制度的是( )。

(2)下列交易或事項中,有違會計制度的是( )。

這種提問方式,可以將書中所有的知識點拿來一試,極具綜合性。

2.針對特定章節(jié)知識點的正誤判斷。

這些題目通常涉及以下幾類知識點:

(1)不為人所關注的知識點,比如:分部報告、中期報告、期貨等。

(2)較為瑣碎,不適用于其他題型的知識點,比如:門票收入、 高爾夫球場收入等特殊收入。

(3)易為混淆的知識點,比如:八項資產減值準備的處理、固定資產改良支出的分攤期限、借款費用資本化的確認條件、稅金的費用歸屬等。

二、主觀題的命題規(guī)律解析

(一)主觀題主要考察的知識點:

1.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核算,尤其是權益法與成本法之間的轉換;

2.外幣專門借款資本化的計算;

3.建造合同收入的會計處理;

4.現(xiàn)金流量表的編制;

5.資產減值準備結合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6.以固定資產折舊為業(yè)務對象的會計政策變更及會計差錯更正;

7.關聯(lián)交易的會計處理;

8.特殊商品銷售收入的核算;

9.債務重組的會計處理;

10.非貨幣性交易的會計處理;

11.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12.會計政策變更、會計差錯更正的會計處理;

13.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會計處理;

14.合并會計報表的會計處理。

(二)計算分析題的設計特點

計算分析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多界于一個章節(jié)范圍內,最多跨兩個章節(jié),選擇的題目常見為一個完整的計算單元。常見的設計模式如下:

1.投資專題

(1)長期債權投資+可轉換公司債券(對應作出債券交易雙方的賬務處理)

(2)長期股權投資專題。主要測試方式為如下環(huán)節(jié)的拼接: 

①取得階段,常與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組或可轉換公司債券結合出題。

②持有階段涉及以下專題:

A.成本法下收到現(xiàn)金股利的會計核算;

B.因追加投資形成的成本法轉權益法的核算;

C.權益法下,追加投資形成的股權投資差額的認定;

D.權益法下,因被投資方凈資產變動而引發(fā)的投資價值波動:

a.被投資方盈余時;

b.被投資方分紅時;

c.被投資方虧損時;

d.被投資方接受捐贈時;

e.被投資方接受外幣資本注資產生“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時;

f.被投資方接受新投資者加入時;

g.被投資方因專項撥款追加“資本公積-----撥款轉入”時;

h.被投資方因會計差錯更正、會計政策變更或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而調整所有者權益時;

③期末減值準備的計提(尤其是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的計提);

④出售時的會計處理。

2.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專題

(1)期末減值準備的計提與折舊額或攤銷額的計算;

(2)減值準備計提與債務法下所得稅核算的結合。

3.收入專題

(1)特殊銷售業(yè)務的會計處理,主要包括:預收賬款銷售方式、委托代銷方式、分期收款銷售方式、售后回購方式、銷售退回及銷售折讓、售后回租方式;

(2)提供勞務的收入確認,主要測試完工百分比法的應用; 

(3)上述收入的會計處理與編制利潤表的結合。

4.現(xiàn)金流量表專題。一般涉及正表項目的數(shù)字計算及附表中第一項的編制。

5.融資租賃專題。在融資租賃的背景下測試出租方與承租方對應會計處理。

6.借款費用專題。在固定資產入賬成本的背景下掌握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計算原理,有時為了加大難度可能會加入所得稅及外幣業(yè)務的會計核算。

7.債務重組與非貨幣性交易專題。本專題是今年新準則的修正點,應重點關注新變化。在題目設計上,債務重組及非貨幣性交易通常設計為某非貨幣性資產的形成渠道,主要測試入賬成本的計算。

8.所得稅專題。今年新準則的修正點在于所得稅核算必須用債務法,因此債務法是關注的焦點,但通常要結合資產減值準備、會計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等專題來完成所得稅題目的設計。

9.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結合會計差錯更正、或有事項等業(yè)務專題。本模型實質上綜合題的一個微縮版。即以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為題目設計平臺,以諸多業(yè)務為對象進行調整分錄的編制及報表修正。

10.合并會計報表專題。通常單獨測試抵銷分錄的編制。

(三)綜合題的設計特點

綜合題的最大特點就是知識點的系統(tǒng)性和綜合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題目的設計方式以關鍵知識點的串連為主。常見的串連方式有:

1.以資產負債表日后期間為平臺以多種業(yè)務為對象展開會計調整及報表修正的會計處理。此類題目年年必測,已成慣例。從近三年的試卷來看,這些納入資產負債表日后期間的業(yè)務主要集中于會計差錯更正、或有事項、收入、投資、資產減值準備計提、合并會計報表等業(yè)務。

2.以長期股權投資為題目設計起點,通過成本法轉權益法來完成控股合并,進而引發(fā)合并會計報表問題;再通過內部交易的設計提供抵銷分錄的編制選材;最終以填制表格方式完成合并報表相關項目的數(shù)額認定。

3.將計算較為復雜的知識單元加大信息量使其由一般類計算題升格為綜合題,比如2004年試卷中的第一個綜合題就是一個純粹的建造合同收入確認題目,只不過在信息的組成上加了個“轉包”環(huán)節(jié)及外幣業(yè)務核算。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圖文音視頻,版權均屬新科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獲得本站協(xié)議 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熱門課程
  • 稅務師

    課程價格:咨詢客服
    推薦指數(shù):
    (5.0分)
  • 您的電話: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課程
找到了感興趣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