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級經(jīng)濟師考試人力資源學習筆記:激勵理論2016/5/10 16:38:28 |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發(fā)布者: | 查看:720次

第二節(jié) 激勵理論

本節(jié)核心內(nèi)容:

一、需要層次理論

二、雙因素理論

三、ERG理論

四、三重需要理論

五、公平理論

六、期望理論

七、強化理論

八、目標設置理論

九、其他激勵理論 (了解)

一、需要層次理論:

1.馬斯洛劃分的五層次人類的需要

1)生理需要,指對食物、水、居住場所、睡眠等身體方面的需要。

2)安全需要,主要針對身體的安全(如脫離危險的工作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安全(如不解雇的承諾,或舒適的退休計劃)需要,以免身心受到傷害。

3)歸屬和愛的需要,包括情感、歸屬、被接納、友誼等需要。

4)尊重的需要,包括內(nèi)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權、成就感等需要,以及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認同,受重視等需要。

5)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包括個人的成長,發(fā)揮個人潛能,實現(xiàn)個人理想的需要。

馬斯洛需求理論

2.主要觀點:

1)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具有這五種需要,只是在不同的時期表現(xiàn)出來強烈程度不同而已。

2)未被滿足的需要是行為的主要激勵源,已獲的基本滿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勵作用。

3)五種需要層級越來越高,當下一層級需要在相當程度上得到滿足后,個體才能追求上一層級的需要。

4)前三個層級為基本需要,后兩個層級為高級需要,前三個滿足主要靠外部條件和因素,后兩個滿足主要靠內(nèi)在因素。

3.在管理上的應用

1)管理者需要考慮員工不同層次的需要,并為每一層次的需要設計相應的內(nèi)在激勵

2)管理者需要考慮每個員工的特殊需要,因為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

3)組織用于滿足低層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遞減的。

練習題:

成就感屬于需要層次理論中的( )

A.安全需要

B.歸屬和愛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正確答案』C

二、雙因素理論(激勵和保健的雙因素理論)

1.內(nèi)容

激勵因素:成就感、別人的認可、工作本身、責任和晉升的因素。

保健因素:組織的政策、監(jiān)督方式、人際關系、工作環(huán)境和工資等因素。

馬斯洛需要層次論:需要、動機

2.在管理上的應用。

1)讓員工滿意≠防止員工不滿意

2)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騷,消除不滿,卻不一定能激勵員工,要想激勵員工,必須重視員工的成就感,認同感、責任感以及個人的成長等。

練習題

1.關于赫茨伯格雙因素理論的陳述,正確的是( )。

A.滿意的反面是不滿意

B.激勵因素指的是組織政策、監(jiān)督方式、人際關系、工資

C.激勵因素具備了就可以令員工滿意,不具備就會招致員工的不滿

D.雙因素理論與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區(qū)別在于,雙因素理論正對的是滿足人類需要的目標或誘因

『正確答案』D

三、ERG 理論

1.ERG理論

奧爾德佛對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修訂。提出人有三種核心需要。

2.評論

ERG理論認為:各種需要可以同時具有激勵作用;但是如果較高層次的需要不能滿足時,對滿足低層次需要的欲望就會加強)

四、三重需要理論(麥克里蘭)

1.三種需要:

成就需要:個體追求優(yōu)越感的驅(qū)動力,或者參照某種標準去追求成就感,尋求成功的欲望。

權力的需要:促使別人順從自己意志的欲望。

親和需要:尋求別人建立友善且親近的人際關系的欲望。

2.成就需要高的人的特點

(1)選擇適度的風險

(2)有較強的責任感

(3)喜歡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

五、公平的理論

1.公平理論的內(nèi)容

2.恢復公平的五種方法(員工)

1)改變自己的投入或產(chǎn)出

2)改變對照者的投入或產(chǎn)出

3)改變對投入或產(chǎn)出的知覺

4)改變參照的對象

5)辭職

3.公平在管理上的應用

1)根據(jù)員工對工作和組織的投入來給與更多的報酬,并確保不同的員工的投入/產(chǎn)出比大致相同,以保持員工的公平感。

2)因為公平感是員工的主觀感受,應經(jīng)常注意了解員工的公平感,對于不公平感的員工應予以及時引導或調(diào)整報酬。

六、期望理論

主要內(nèi)容:效價×期望×工具=動機

效價:個體對所獲得的報酬的偏好程度,是個體得到報酬的愿望的數(shù)量表示(個人需要多少報酬)。

期望:員工對努力工作能夠完成任務的信念強度(個人對努力產(chǎn)生成功績效的概率估計)。

工具:員工對一旦完成任務就可以獲得報酬的信念(個人對績效與獲得報酬之間關系的估計)。

七、強化理論

行為的結果對行為本身有強化作用,是行為的主要驅(qū)動因素,是一種行為主義的觀點,強化理論忽視了人的內(nèi)在心理狀態(tài)。

【補充內(nèi)容】

八、目標設置理論

目標使人們知道他們完成什么樣的工作,以及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完成;這種目標的明確性能夠提高績效,尤其是當目標相對困難但又可以實現(xiàn)時,會比簡單的目標更能導致高的績效。

九、其他的激勵理論

1.X理論與Y理論

X理論:把人看作天生是懶惰的,只求物質(zhì)滿足,不負責任,無志向,因此需要強迫工作。

Y理論:認為工作也是人們的一種需要,員工能自我監(jiān)督和控制,能主動承擔責任,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

2.認知評價理論

觀點:雖然人們可以分別被內(nèi)、外在因素激勵,但這兩個因素并非毫無關聯(lián),當對某種工作的結果進行外部獎勵時,那種因喜歡工作而產(chǎn)生的內(nèi)在激勵作用便會降低,因為這會使人們感到自己不是自覺的人,是為了 外部的因素而工作,覺得自己喪失了對自身行為的控制。

3.能力與機遇理論

能力與機遇對員工績效提高很重要。激勵不僅要激發(fā)其工作動機,還要注意能力的高低及為其提供良好的機遇,(尤其在機遇提供方面,常被忽視)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圖文音視頻,版權均屬新科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zhuǎn)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獲得本站協(xié)議 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熱門課程
  • 稅務師

    課程價格:咨詢客服
    推薦指數(shù):
    (5.0分)
  • 您的電話: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課程
找到了感興趣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