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考試地方文化:白玉真人的由來-騰沖2016/5/27 13:55:18 |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 發(fā)布者: | 查看:777次

 ????二千六百八十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人。他在山中找到一塊有璞的石頭,認為內藏美玉,逐將此璞玉獻給楚厲王。厲王讓玉工看,玉工說是塊廢石。厲王視卞和有欺君罪,下令砍斷卞和的左腳。厲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這塊璞玉。武王讓玉工看,玉工又說是廢石,于是卞和又被砍斷了右腳。武王死后,楚文王即位。斷了雙腳的卞和不能再去了,急得抱著玉璞在荊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淚水干涸,雙眼流血,這才感動了楚文王。文王派人問他,卞和說:“我并不是被砍斷雙腳而悲傷,是因為明明是寶玉,硬說是廢石,我明明是老實人,卻被認為是騙子,我是被屈辱感到難受??!”文王派高明的玉匠剖開玉璞,果然是晶瑩絢麗的寶玉。遂令琢磨成璧,為紀念發(fā)現者卞和,賜名“和氏璧”。

公元前二百八十三年,到了戰(zhàn)國后期,“和氏璧”被趙惠文王得到。秦昭王聽說此事,派人去趙國假意說,愿以十五座城來換取這塊璧,“價值連城”的典故即源于此。并因此演義出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千秋佳話。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稱:“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在以后的一千六百多年間,歷朝歷次的君主無不垂涎于此寶?!昂褪翔怠北欢啻我字鳎看味及殡S著血腥的殘殺。秦始皇得此璧后,曾命宰相李斯撰文“受命于天,即壽永昌”,刻于璧上,欲世代相傳。但是,五代后唐時,這種稀世珍寶卻突然消失,至今仍無蹤影。

“和氏璧”失蹤已千年有余,它究屬何種寶玉,已成疑案。多年來,白玉、獨山玉、藍田玉、瑪瑙、岫玉、月光石、拉長石、翡翠諸說,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此種寶玉極稀少,且色彩絢麗。二是此璧代表了皇權。但它既不能讓封建帝王“受命于天”,也不能使封建社會“即壽永昌”,真正留給世人的是卞和求真務實的高貴精神及相玉鑒寶的高超技藝。卞和被世人尊為“白玉祖師”,奉為“白玉真人”。“太上經”曰:道之積成,托形立影,與時翱翔,有形無體,謂之真人。卞和逝去已二千余年,其美名與時翱翔,其偉業(yè)與時俱進。

良好的區(qū)位優(yōu)勢使騰沖成為翡翠名城,聰明的騰沖玉商、玉匠,于清乾、道年間組成了“寶貨行”公會,并于道光元年(1821年)捐資建蓋了白玉真人“祖師殿”,原址在城西南明“竇妃”墓側,后毀于戰(zhàn)亂。清光緒七年(1881年),騰沖“寶貨行”公會又于來鳳寺右側重建“祖師殿”,塑白玉真人像。“文革”中,塑像被毀。1993年底,騰沖縣珠寶協會籌資再建“祖師殿”,五年后竣工。

舊時,每年陰歷的六月初十日為白玉真人誕期。斯時,廣大的玉商、玉匠,各地商賈紛紛云集“祖師殿”。拜真人、談生意;玩博彩,看大戲。歷時三天,熱鬧非凡。筆者幼時曾隨擔任“寶貨行”主席的父親,參與慶誕活動多次,至今記憶猶新。1994、1995兩年,騰沖縣珠寶協會也曾開展過此類活動,社會反映良好。

卞和非佛非道,對其崇拜,屬行業(yè)崇拜。對其信仰,屬民間信仰。騰沖民間為白玉真人舉辦的慶誕活動,全國罕見。中國玉器研究會會長楊伯達先生,于1997年7月來騰沖考察時,確認騰沖白玉“祖師殿”為全國僅有。在著力打造“騰越翡翠”品牌的今天,筆者認為古為今用,為我所用,開展一年一度的慶祖師誕活動很有必要。若能持之以恒,并不斷擴大其內容,深化其內涵,走文化、經濟結合之路,使其發(fā)展成為大型廟會,必將對騰沖翡翠的再度輝煌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的所有圖文音視頻,版權均屬新科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獲得本站協議 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新科教育”,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熱門課程
  • 您的電話:

您好,新科教育精品課程
找到了感興趣的課程!